学校类型:本科, 学校面积:
注册资本:, 成立时间:
学校邮编:116025, 学校电话:0411-84710259 0411-
传真:, 学校网址:http://www.dufe.edu.cn
学校地址:中国·辽宁·大连市沙河口区尖山街217号
东北财经大学的前身是在东北银行专门学校(1946年)、东北商业专门学校(1949年)、东北财政专门学校(1950年)及东北计划统计学院(1951 年)、东北合作专门学校(1951年)的基础上于1952年10月开始组建的东北财经学院,校址在沈阳。1958年,东北财经学院与沈阳师范学院、沈阳俄语专科学校合并,组建辽宁大学。
1959年,并入辽宁大学的原东北财经学院的计划统计系与财政信贷系迁至大连,与位于大连的辽宁商学院合并,成立辽宁财经学院。1979年,辽宁财经学院划归财政部管理,1985年更名为东北财经大学。2000年,东北财经大学由财政部划归辽宁省人民政府管理,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辽宁省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
2012年,财政部、教育部、辽宁省人民政府签署共建协议,学校成为两部一省共建高校。 东北财经大学地处国家级风景区——大连市星海公园西侧。整个校园由主、辅两个校区构成,总占地923.05亩。其中,主校区占地829.36亩,以龙江路为界分南北两个区域,南区616.24亩以教学、科研与行政管理为主,北区213.12亩以学生生活为主,辅校区占地93.69亩,归职业技术学院独立占有。 校园有广场三个、绿化地300亩、各种建筑504219平方米。
建筑面积中,教学行政用房180702平方米,其中包括教室94390平方米、实验室 7678平方米、图书馆27398平方米、体育馆11053平方米、会堂1816平方米;学生生活用房219026平方米,其中包括学生公寓170562 平方米和食堂(饮食中心)19146平方米。 早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东北财经大学就因校园恬静、优美被辽宁省人民政府和大连市人民政府分别命名为“绿化先进单位”、“优秀花园式单位”。进入21 世纪,学校又因校园“绿化”被大连市人民政府授予“绿色大学”称号,在大连市获此殊荣的四所高校中排名第一,2012年获得“大连市青山工程建设绿化先进单位”称号。 东北财经大学是以经济学、管理学为主的多科性教学研究型大学,现有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文学、理学五个学科门类和全日制普通教育、非全日制普通教育两种办学形式。
在现有各学科中,产业经济学、财政学(含税收学)、会计学为国家级重点学科,数量经济学为国家级重点(培育)学科,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为一级学科省级重点学科;行政管理、社会保障为二级学科省级重点学科;会计学、金融学、工商管理、财政学、统计学、税务、保险学、工程管理、旅游管理等九个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 学校有31个本科专业,76个硕士点,40个二级学科博士点,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公共管理和统计学等6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公共管理、统计学等5个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学校现有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会计硕士、旅游管理硕士、法律硕士(含法学、非法学)、金融硕士、保险硕士、应用统计硕士、税务硕士、国际商务硕士、资产评估硕士、审计硕士等12种专业硕士教育形式。其中,MBA学院在2000年国务院学位办组织的全国MBA教学评估中排名第二;MPA教育中心是全国财经院校第一所正式办学院校;MPAcc教育中心是全国16个试点单位之一。
此外,学校还有成人教育、网络教育二种非全日制普通本科教育形式。学校是首批教育部继续教育示范基地。网络教育学院是全国68个试点单位之一和10个首批评估单位之一;继续教育学院是辽宁省优秀教学单位。 在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文学、理学五个学科门类中,学校均具有教授职称评审权;在已设立的博士点中,学校均具有博士生导师遴选权。 东北财经大学下设研究生院,MBA学院,公共管理硕士(MPA)教育中心,法律硕士(J.M)教育中心,税务硕士(MT)教育中心,国际商务硕士(MIB)教育中心,金融类硕士(金融硕士MF、保险硕士MI)教育中心,会计类硕士(会计硕士MPAcc、资产评估硕士MV、审计硕士MAud)教育中心,旅游管理硕士(MTA)教育中心,应用统计硕士(M.A.S.)教育中心,财政税务学院,法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国际商务外语学院,国际商学院,金融学院,经济学院,会计学院,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萨里国际学院,数学与数量经济学院,统计学院,投资工程管理学院,新闻传播学院,人文学院,营口大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国际汉语文化学院,职业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网络教育学院,实验教学中心、体育教学部等36个教学机构。
在学校工作中,学校始终把人才培养作为学校的中心工作,坚持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一切服从育人,始终把质量放在教学工作的首位,坚持高标准建设师资队伍、高标准建设教学基本设施、高标准建设专业与课程、高标准组织实验教学、高标准实施教学管理、高标准开展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高标准组织学生的课外科技文化活动,注重通过独具特色的课外教学、科技、文化、体育等活动以及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和团结合作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此,学校努力整合课堂教学与课外学习两种教育资源,统筹设计培养方案,精心组织培训过程,夯实学生的专业基础,拓宽学生的专业口径,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广大学生在学习期间实现“读书、修身、成才”的统一。
十年来,东北财经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一直在 95%以上。在行政管理部门与事业单位,先后走上省、部级领导岗位的有数十人,走上市、厅级领导岗位的有数百人。在中央与各省(市)的财政、金融及其他经济管理部门,均有东北财经大学毕业生担任重要领导职务。 东北财经大学十分重视科学研究,发挥科研对教学的促进作用。目前,学校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辽宁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9个,省级其他类别重点研究机构7个,校级各类研究院、研究中心、研究所41个。多年来,学校坚持每周至少举办一次著名学者论坛、博士生导师论坛、教授论坛、博士论坛,聘请国内外各个领域的著名学者及本校的博士生导师、知名教授、博士做专题学术报告。近三年,学校在《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管理世界》和《教育研究》、《哲学研究》等杂志上共发表论文59篇;获得国家社科基金立项5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55项,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和青年项目立项 92项。并有多项成果在中办秘书局刊物《观点摘编》和《成果要报》、《咨询文摘》等内参刊物上刊发。
东北财经大学于1994年就开始提出并启动国际合作办学,并逐步形成“高标准、国际化”的办学思路。经过十几年的探索与实践,系统引进国外先进的大学教学管理模式,充分利用校内外和国内外的教学资源,逐步实现教学语言国际化、教材选用国际化、课程体系国际化、学生来源国际化、教师资源国际化、教学管理方式国际化。近3年来,学校接待国外来访团组82个,邀请长短期外国专家学者100余人来校任教或讲学,先后派出200余人到国外友好大学访问、讲学、进修和参加国际学术研讨会。目前学校已与18个国家和地区的88所大学、3个国际机构建立了不同形式的友好合作关系,并在10个专业或专业方向上7个国家的10 多所国际知名大学建立了16个联合培养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合作项目,派出学生172人。
学校注重精神文明建设,1997年被评为大连市“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及辽宁省“文明校园”,1998年被评为辽宁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 2006年以来,连续多年获得辽宁省“安全文明校园”、“平安校园”、“平安示范校园”等荣誉称号。自2005年10月起,东北财经大学连续三届荣获“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称号。学校还是全国高等学校体育建设基地之一。学校女子篮球队曾代表中国参加第19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取得第十一名的好成绩,在全国大运会及省、市高校篮球赛上多次获得冠、亚、季军;学校男子足球队曾连续四届获得中国大学生男子足球赛总决赛冠军,并获首届“飞利浦”中国大学生男子足球联赛总决赛冠军和第二、三届联赛总决赛亚军以及亚太大学生足球邀请赛亚军;学校男子篮球队曾获大运会男篮比赛季军及省、市大学生篮球赛冠军;学校田径队曾获亚洲大学生田径邀请赛男女团体总分第二名及女子团体总分第一、男子团体总分第三名,获第九届全国大学生田径锦标赛男女团体总分第一名和女子团体总分第一、男子团体总分第四名;学校田径运动员曾获全运会1 500米冠军;学校高水平运动队曾三次获得全国大学生运动会校长杯,并因运动成绩优异而受到辽宁省教育行政部门的嘉奖。 东北财经大学在组织参加的各级各类文艺比赛中成绩优异,被评为“全国艺术教育先进单位500强”,这是教育部近20年来首次在全国大中小学(含各类民办学校)及各类艺术团体中进行的艺术教育先进单位评选活动。
1998年及2000年,中央电视台和东北财经大学联合举办的纪念“五•四”“青春同路人”大型演唱会和“同一首歌”——走进校园大型广场晚会,演出实况通过中央电视台第一、第三、第八套节目向全国(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播出。香港凤凰卫视台拍摄了反映学校师生、校风校貌的专题片,向东南亚各国播出。 历经建校60年的探索与实践,东北财经大学始终坚持正确的办学指导思想,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学科体系不断优化,师资队伍不断充实,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教学科研成果不断增加,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在国内外的知名度不断提高。十年来,东北财大在辽宁省的招生录取线一直高居全省高校前3名,2002年、2005年位居全省高校之首。学校遵循着“博学济世”的校训,正向着国际知名、特色突出的高水平财经大学的发展目标迈进。
联系电话:400-867-8685
主办单位:西安市天禾助学慈善基金会
邮编:710065
Copright©2023-2024 天禾一对一教育资助项目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