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创建于1905年,原名复旦公学,是中国人自主创办的第一所高等院校,创始人为中国近代知名教育家马相伯。校名“复旦”二字选自《尚书大传•虞夏传》中“日月光华,旦复旦兮”的名句,意在自强不息,寄托当时中国知识分子自主办学、教育强国的希望。
1917年复旦公学改名为私立复旦大学;1937年抗战爆发后,学校内迁重庆北碚,并于1941年改为“国立”;1946年迁回上海江湾原址;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后,复旦大学成为文理科综合大学;1959年与上海第一医学院(上海医学院前身)一起成为全国首批重点大学。 上海医科大学创建于1927年,是中国人自主创办的第一所高等医学院校。
建院时定名为第四中山大学医学院。 2000年,复旦大学与上海医科大学合并,成立新的复旦大学,进一步拓宽了学校的学科结构,形成了文理医三足鼎立的学科格局,办学实力进一步增强。作为全国首批“211工程”、“985工程”高校,复旦已经发展成为一所拥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等十个学科门类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 目前,学校有普通本专科生1.41万人,研究生1.48万人,其中含学历留学生近3000人。学校有教职工5800人,其中专任教师2700人。学校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34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99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含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30 人。学校有直属院(系)28个,设有本科专业70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5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点154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点229 个,并设有2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校有11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9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学校有各类科研机构近300个,其中国家重点实验室 5个,省部级以上重点实验室38个及若干个工程中心,“985工程”科技创新平台5个,“985工程”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7个。 学校图书馆有馆藏文献519万册,馆藏数列国内高校前茅。其中线装古籍40万册(包括善本6万册),年订购中西文纸本期刊 7000 余种,可使用的电子图书近200万种、中西文全文电子期刊近3.5万余种,各类数据库近300种。 学校已经形成“一体两翼”的校园格局:即以邯郸路校区、江湾新校区为一体,以枫林校区、张江校区为两翼。占地面积244.32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 149.23万平方米。此外,学校还拥有中山医院、华山医院等11个附属医院,医护员工近1.5万人。
2005年复旦大学百年华诞。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发来贺信,希望复旦大学发扬优良传统,不断开拓创新,努力建设成为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社会主义综合性大学,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培养更多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一百多年来,学校在培养人才、创新科技、传承文明、服务社会方面为国家作出突出贡献。复旦师生谨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的校训;严守“文明、健康、团结、奋发”的校风;力行“刻苦、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发扬“爱国奉献、学术独立、海纳百川、追求卓越”的复旦精神,为民族的解放和振兴,国家的建设和发展,社会的文明和进步作出重要贡献。
联系电话:400-867-8685
主办单位:西安市天禾助学慈善基金会
邮编:710065
Copright©2023-2024 天禾一对一教育资助项目 All Right Reserved